首页

长沙女王梦悠然招奴

时间:2025-05-28 19:07:59 作者:草原深处的“候鸟守望者” 浏览量:64255

  |联播+|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今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并提出“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殷切期望。

  自2013年起,“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成功架起中外沟通之桥,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

  习主席高度重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多次会见与会代表,向大会致辞、致贺信,通过不同形式向世界阐述中国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等。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每届会议主题在“变”,为世界读懂中国、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这就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13年,首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永久落址广州。从“读懂中国”到“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到“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主题日渐丰富、不断变化,宗旨是让外国朋友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也让中国人读懂世界。

  读懂中国,“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第一、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习主席均亲自会见与会国际嘉宾。交谈中,他都谈到了“中国梦”主题。

  谈到实现中国梦,习主席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进一步阐释“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找到的正确道路”。

  谈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习主席表示“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此推本溯源,“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今天,让世界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

  读懂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2021年12月1日至4日,围绕“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题,6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云”聚广州,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研讨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习主席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世界可以真切领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主席在致辞中的宣示再次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定盘星,也将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理论新范式,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全球视野、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中国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

  在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贺信中,习主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

  “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从这些宏大主题之“变”中,世界看到新时代十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看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力所能及的责任担当,看到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和平”“发展”“开放”,这是习近平主席历次“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相关活动的高频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不变”的使命:

  世界形势在变,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变

  “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平台,习主席围绕中国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道路作出一系列重要阐释。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面对“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的时代之问,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坚定表示: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发展环境在变,我们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变

  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谈到“一带一路”建设,习主席指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前景时,习主席宣告,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贺信中,习主席重点重申了中国高水平开放举措——

  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挑战在变,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变

  “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习主席在首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如此阐述。

  时至今日,中国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产生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世界期待中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国际新秩序中扮演关键角色、发出更多声音、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到“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再到“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习主席都坚定表达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大国担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呼和浩特构建城市数据产业生态

衡水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晓航称,研学旅游是跨界融合的新业态、千亿级别的大市场。近年来,衡水市围绕建设全国知名的研学之都,坚持文旅融合、全景打造,建立“基地建设、导师培训、课程研发”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发布全省首个研学旅游产品地方标准、大运河研学旅游服务规范国家级标准,成立全国研学市场营销联盟,形成了9大类研学产品、16条精品线路、300多个沉浸式教学场景。今年1月至9月,接待研学游客近百万人次,京津等外地游客增长25%。(完)

1月至10月广西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30.2%

“我作为宣誓代表做足了准备,希望自己能以最好的状态展示‘小梧桐’良好风貌。”这是齐雨晴作为志愿者参加乌镇峰会的第二年,“2023年,我经历了乌镇峰会‘十年之约’,新一个十年开始,我想继续参与。”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开幕

这个对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关切之问,折射出总书记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战略考量,探究的是企业在创新政策、技术、资金层面存在的深层问题。

中国国防部:亚太不应成为地缘博弈的竞技场

负责人称,在科技创新带动下,转型发展和消费升级需求将进一步增强。积极推动北京市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2月美军60架次侦察机前往南海侦察

谢锋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投资中国的基础更加牢固。中国以5.2%的增速贡献了全球1/3的增长,居世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所在;市场规模巨大、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这是中国经济的优势所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绿色低碳转型将释放巨大需求,这是中国经济的潜力所在。我们有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中国发展未来可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